條碼幫我們辨別商品是否合法
市面上販售的商品,如果是有營業執照合法公司出產的商品的話,不管是食品類、日用品類、文化用品類、耐久消費財類、衣料類及隨身用品類等,這些商品在上市時均會向政府商品相關機關申請【商品條碼】,這商品條碼就好像我們每位公民身份證一樣,是世界唯一的號碼,所以也就能行銷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。
以下是企業要申請商品條碼時的作業流程。
1.企業必須出示營業執照,經由政府有關部門審查後,領取並填寫<商品條碼廠商識別代碼註冊申請書>,並加蓋公司章並由公司代表人簽名。
2.繳交商品條碼註冊費用。
3.經由政府有關部份審核批碼<廠商代碼>並發給廠商使用證書。
4.廠商收到批碼通知書後,自行編寫商品項目代號,並上報處理機關備案並制作條碼原版相片或電子版光碟。
由以上程序可知,合法商品都會經過比較嚴謹的政府把關,所申請的商品條碼,都有使用證書,而不是隨便可以印製,每一件商品條碼都會在政府機關備查,包括商品特性,廠商資料等,所以山寨黑心貨,是可以分辨出來的。購買具有認證過的商品條碼標識商品,我們買了也才比較安心。
我們都知道條碼(BarCode)的啟用最早是由美國超級市場公會所推廣,為了在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應用科技以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資源,於1973年正式啟用,並取名為"統一商品條碼"(Universal Product Code簡稱UPC),適用於美、加等北美洲地區,此即為UPC碼的由來,由於UPC在美加地區造成一股熱潮,於是歐洲也引進條碼的觀念及技術,訂定了"歐洲商品條碼"(European Article Number簡稱EAN)由歐洲12個工業國家共同推廣,在1977年簽署草約,成立EAN協會,並將條碼觀念散佈到其他地區,條碼系統因此開始步入國際化領域中。
我們就以EAN條碼來說明商品條碼上隱藏哪些資訊?
EAN-13條碼基本結構如下:
圖一
EAN-13條碼的編碼內容,由四個部份組成
1.[國家代碼]:前面三碼,例如中國所出的商品為690~695,香港為489,台灣為471。
2.[廠商代碼]:接下來四碼是由商品條碼策進會核發。
3.[商品代碼]:再來的五碼為廠商自行編碼。
4.[檢查碼]:最後一碼由公式計算而得。
而8碼的EAN-8條碼基本結構如下:
圖二
EAN-8條碼少了廠商代碼,產品代碼則縮短為四碼,總共只有八個數字。
其編碼內容,由三個部份組成︰
1.[國家代碼]︰前面三碼與EAN-13條碼相同,例如872為荷蘭代碼
2.[商品代碼]:再來的四碼是由廠商自行編碼。
3.[檢查碼]:最後一碼由公式計算而得。
所以我們就可以從商品條碼中分辨商品的出產地(登記國家)及製造的廠商等資訊。我們可以直接先看條碼前三碼,看是從哪一國家製造的,再進一步上網找其製造廠商是否有登記。
Barcode APP有一軟體叫Barcode Checker,這軟體功能讓你輸入產品條碼數字,查詢產品的產地、製造商等資訊。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。
商品條碼前三碼國家代碼一覽表如商品條碼國家代碼表